医生是普通家庭孩子成为中产最靠谱的路?毕业一年后我摸着三千的工资陷入迷茫……
导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样的道理谁都明白,但不是谁都愿意执行。国际关系学院某教授在某视频平台上公开发表的观点称:普通家庭的孩子想成为社会中产,选医生、教师是最靠谱的路。
这位教授表示:“虽然经常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但是辩证来看,医生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成为受人尊敬的稳定中产最靠谱的路,当老师也一样。”他觉得所谓来钱快的金融、电子等行业在35 岁以后基本都要软着陆的,但是医生、教师这样的行业却随着年龄的增加、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吃香。
图源:视频截图
这些话听起来太熟悉了,因为当初笔者就是这样被“骗”上了学医这条不归路的。
一本的高考成绩读了个二本医学院校毕业后拿着三千的工资
说说笔者的真实现状。一本的高考成绩读了个二本医学院校,现在毕业刚满一年,就职于甘肃省某五线城市三级乙等医院,在编临床医师岗。月薪3k,目前尚没有绩效和奖金(说着说着竟有些迷茫了,你看我还有机会吗)。
谈起家庭背景,我家连别人口中的“普通家庭”都算不上,在我们那个闭塞贫穷的小村子里,家里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那是可以光宗耀祖的,因为这也意味着我们将有一份不需要再像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
比起高中时期的同班同学,我确实不能算过的最好的,学制比别人长,工作比别人晚,工资也比别人低得稳定,有几个当时成绩远不如我的人现在已经月薪过万,但这份工作确实为我完成了所谓“阶级”的跃升。
我对自己的现状没什么不满意的,能走出那个村子我已经不敢奢求太多,况且现在的我足够热爱这份工作。
我的大学是靠着助学贷款和兼职打工过下来的,我的父母并不能在我的职业上给我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他们也做不到为我的人生托底。再看这份工作虽然不够高薪,回报也并不和付出成正比,但它足够稳定,可以让我踏踏实实地一步步积累,这对于我这种家庭出身来说已经足够了。
图源:摄图网
从我个人的经历出发,好像一开始的观点也没什么大问题。对于像我一样家庭的孩子,学医或许不是一条轻松的路,但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条不怎么会出错的路。本科的程度可以让我从小山村到五线城市,如果我满足现状,和与我差不多境况的某人在那里组建家庭,十年的时间我们也会成为这个城市的“中产”。
可是若现在回过头来问问七年前的自己,那个时候的我大抵还是不愿意走上这条路。
当我的高考志愿被无情篡改之后……
生活不是零和游戏,看问题不能简单的一刀切。关乎一生的选择时刻并不是很多,高考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有时候若错选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其中要承受的痛苦会超出想象,而这些后果对于当初极力劝你走上那条路的那些人来说无关痛痒。
我的志愿是在我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家里同样做医生的姑姑更改了的,当我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上写了一个我自己没填过的学校,我觉得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被侵犯。
高考前我的态度是“只要不是学医什么专业都可以”,但长辈们还是无视我的意愿私自更改了我的志愿。
我用复读来表达愤怒和反抗,后来却还是在几十号亲戚的轮番劝告、剖陈利弊下妥协。可是抱着这样的心情,大学前三年对于我来说真的很痛苦。
当你从心底里不愿做一件事却还是不得不做的时候,那种感觉十分让人崩溃。我不喜欢学医,带着这份不喜欢的心情又怎么可能学得好?
在大学的前三年,我一直将自己埋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矛盾情绪里。我的成绩永远只是飘过及格线,三年的时间我都在医学院里浑浑噩噩地度过。
图源:见水印
没有热爱和追求,这条路是很难走下去的。
尽管后来慢慢接近临床,认识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临床医生做我的老师,尽管慢慢地我也有了想用自己所学为别人奉献力量的想法,但那不开心不快乐的三年,是难以抹平的伤痕。
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我们谁也不能做时空警察去为三年前或者五年后的自己提些建议。如果当时的我没有被改志愿,如果我如愿去了自己想去的学校和专业,我可能过得比现在更好,也可能混得更惨,但我不会在那么煎熬的心情里度过人生中那么宝贵的三年。
平心而论,对于上一代就已经是工薪阶层、父母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家庭的孩子来说,若没有对医学的热爱,学医也确实不能帮到他们什么,这也是医生们的后代大多不学医的一个原因。
因为对于这种已经有了家庭托底的孩子们来说,除非对医学事业有着向往,他们实在没有必要去做这种吃力但回报相对低的事业。
因此,这位教授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成为一个医生需要付出八年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来成长,有没有考虑过普通家庭如何负担得起这些年培养的花费,有没有考虑到现在如此紧张的医疗环境?
他们大抵是没有感受的,更没有学医从医时那种无处依靠的无力感,他们擅长的不过是站在跑道的尽头对各路选手评头论足……试问,他们是哪里来的立场如此自信地来指导今天年轻人的择业就业呢?
好为人师者啊!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总有许多“过来人”,他们站在高台上,仗着自己多活过的那几年,看着底下年轻的孩子们,争相为他们的未来指条明路,但是他们不会为孩子的选择承担任何责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样的道理谁都明白,但不是谁都愿意执行。
某些教授、专家,有着几十、几百万的粉丝,半辈子呆在象牙塔里,没有经过任何有说服力的社会实践,在有着如此大影响力的情况下,如此自命不凡地说出“最靠谱”这样不负责任的话,是谁给的自信和勇气呢。
我从不敢给别人的人生提任何建议,每当有人问我要不要学医的时候,都不敢轻易给出“指导意见”,若有回复,那字斟句酌比写病历还要仔细。
我向来都不支持“劝人学医”,但我也不主张“劝退学医”,因为这个“劝”字本身就充满了干预别人的道路、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的蛮横味道。不管是否承认,医生就是一个需要高尚的行业,它需要从业人员有一定的精神上的追求和奉献意识。
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不会因为那些声音就停下脚步,无心于此的人就算混进了这个队伍也不会长久。
学医太累了,如果没有热爱做支撑很难坚持到最后,所以在考虑是否要学医的时候,我希望那些面临着人生选择的孩子们能够好好的问问自己的心声,我希望这些孩子们的父母家人能够少些功利的想法,从行业本身出发,多关注这个专业是“做什么”的,而不是“能怎么样”。
事实上,现在的社会发展足够多元,我们有十四个学科门类,各行各业都能够为建设这个大家庭添砖加瓦。不管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要做出成绩都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这是最朴素的真理。
每年高考结束后就会涌现出一批“当季教育机构”,利用学生家长们对孩子们前程的担忧疯狂敛财,五花八门的志愿填报课程在最鲜嫩的韭菜身上榨取更多价值。
图源:视频截图
事实上,如果有人跟你说某样东西“最”怎么样的时候,要小心。他们根本没有可靠的社会调查,根本没有数据支撑,有的只是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最后,多给招生办打几个电话,比几千几万的课有用得多。
还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晚6:3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脉通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精彩回顾
➤ 带女友冒充护士给病人拔尿管的涉事医生官宣参加综艺?难道现在医院都成了“网红打卡地”?
➤ 如何看待美国自称全球抗疫第一?网友: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